危老都更怎麼做?都更流程10步驟,想換新房關鍵步驟一定要知道!
你家的老房子安全嗎?許多位於市區的老舊建築物早已不符安全規範,面對地震、火災、風災等天災毫無抵抗能力。此時「危老都更」就是政府推動的解方。接下來將以「都更流程10步驟」為主軸,帶你深入探討,從評估資格到完工交屋的每個環節,幫助你理清流程,安全、增值一次到位!
危老都更為什麼現在最值得做?
台灣建物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全台已有超過400萬戶樓齡30年以上的房屋。許多社區早期缺乏耐震設計,管線老舊、消防不良,住起來不但不舒服,更潛藏巨大的安全風險。
危老都更是一項針對「危險或老舊建築」的重建政策,不需進入繁瑣的一般都更程序,只要符合資格並完成產權整合,就能快速申請重建,享有容積獎勵、稅賦減免等多項政策利多,讓原屋主在改善居住環境的同時,也提升資產價值。
危老都更的五大優勢
相較於傳統都更,危老重建擁有許多獨特優勢,尤其適用於基地小、住戶關係緊密或希望自主主導重建計畫的住戶:
- 流程簡化:無需公告更新單元、無需通過都市更新審議程序,縮短申請與核定時間。
- 整合門檻低:僅需100%產權同意,無需依照面積或戶數比例整合,大幅降低整合難度。
- 政策補助明確:政府提供容積獎勵與多項費用補助,讓地主可降低負擔、增加實質效益。
- 地主主導彈性高:住戶可自建或選擇合作對象,不易被大型建商主導,具主導權與彈性。
- 適用小基地與社區:適合透天、老公寓等小型案場推動,不需符合大面積限制,成功率高。
這些優勢讓危老條例成為當前推動老屋更新的熱門方案,特別適合期望在合理時間內、安全又有效率地完成重建的住戶或地主。
延伸閱讀 : 都更要多久?了解都更分配比例,掌握時間與資源的關鍵!
都更流程10步驟
一、確認是否符合危老條件
要啟動危老更新,首先必須確認建物是否具備申請資格。依《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規定,申請條件包含:
- 建物需於2003年5月12日以前取得建造執照
- 屬於合法建築(即取得建照與使用執照)
- 經結構技師鑑定為「危險建築物」或「老舊建築物」
- 有清楚的產權登記(未牽涉複雜繼承或共有爭議)
這一步可先委託建築師或代辦團隊進行資格初審與現場查勘,確認是否值得進一步投入資源整合。
二、召集住戶討論初步意願
即使建物符合資格,但若住戶之間缺乏共識,危老重建仍可能無法推動。因此需盡早展開溝通:
- 組成「更新推動小組」或委託社區代表協助整合
- 召開說明會,邀請專家說明政策利多與實務案例
- 記錄每戶意願、顧慮與期望(如:坪數分配、樓層喜好)
這階段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是否能建立互信基礎與公開透明的資訊流通機制。
三、選擇專業顧問團隊
危老不是找設計師畫圖就好,需一整套團隊支援:
專業角色 | 功能 |
建築師 | 空間規劃與建照設計 |
地政師/律師 | 處理產權問題與公文文件 |
代辦公司 | 統籌整合流程、協助送件 |
不動產估價師 | 評估原屋與新屋價值差異,協助分配談判 |
記得選擇有實績、溝通透明的團隊,避免中途換手或糾紛。
四、辦理可行性與容積獎勵評估
這階段主要確認案場的利基條件:
- 基地大小是否足以規劃停車位、電梯
- 巷寬是否達到容積獎勵標準
- 周邊交通與法規是否有不利因素
- 若達不到1.3倍獎勵,案子是否仍具經濟效益
顧問會提出模擬設計與投報模型,讓屋主提前知道自己可能分得多少空間或金額。
五、進行產權整合與意願書簽署
危老都更最大的特點是:「需100%產權人同意」。
- 共有人(如兄弟姊妹)需全數簽署
- 若屋主過世,需先辦理繼承登記
須簽署:
- 危老意願書
- 土地建物同意書
- 分配草案確認書
過程中常會遇到「人找不到」、「意見分歧」、「繼承未清」等問題,這正是代辦公司價值所在。
六、撰寫重建計畫書並送件申請
由建築師主導編製正式資料,內容包含:
- 原建築現況圖與結構鑑定報告
- 新建物配置圖(樓層、公設、出入口)
- 容積獎勵使用計算方式
- 安全性與法規適法性說明
送件後主管機關(都市更新處/建管處)將展開書面與會議審查。
七、取得核准函
如無重大問題,約3-6個月可取得核准函。
注意:核准不等於可施工,還需再辦理建築執照。
八、申請建照與設計細化
- 建築師進行詳細施工圖繪製
- 消防、電機、結構、法規等須全數符合建築法
- 向建管單位送件申請「建照」
建照核發後才能合法動工,若卡在法規審查,可能會延後1~3個月。
九、拆除與施工啟動
- 辦理「拆除執照」與斷水、斷電申請
- 施工公司進場,先進行舊屋拆除與地基工程
- 施工期約1.5~2年
工地期間建議建立LINE群組定期更新進度、公開排程,降低居民焦慮。
十、完工驗收、產權登記與交屋
- 申請「使用執照」並通過消防等各項查驗
- 產權分割登記,依當初協議比例配回戶別
- 若建商參與,會將可售戶公開銷售
到這階段,新社區正式誕生,住戶可入住或出租、轉手,資產翻倍成真。
危老都更 vs 傳統都更:制度與流程比較
雖然「都市更新」涵蓋多種形式,但最常被混淆的就是「危老更新」與「傳統都更」。兩者雖同樣以更新老舊建築為目標,但在申請門檻、審查流程、時間成本與政策誘因等方面,其實有明顯差異,以下為你逐項整理比較:
什麼是危老都更?
危老都更是依據《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所制定的簡化重建制度,目的在於加速危險與老舊建築的重建速度。其特色在於流程快速、門檻較低,適用對象通常是單棟建築、產權單純的小基地住宅。
危老都更的特點包括:
- 不需公告、不用聽證、免都市更新計畫劃定
- 僅需屋主100%產權整合即可申請
- 容積獎勵明確,最高可至1.3倍
- 適合小型老公寓、透天、無電梯住宅快速改建
這類型案件通常可在2~3年內完工交屋,是目前推動最多、效率最高的更新形式之一。
什麼是傳統都更?
一般都更是依據《都市更新條例》所設計的完整重建制度,主要目的是重塑整體城市街廓與社區結構。它適用於需要跨地號、整合多棟建物、納入公共設施的地區更新,較常見於大型社區、老舊街廓、整區規劃案。
傳統都更的特色包括:
- 須公告實施、經過公開展覽與審議程序
- 可依照「協議合建」、「權利變換」等方式整合住戶
- 容積獎勵依公共貢獻度調整,審查標準較高
- 流程時間較長,通常需5~10年以上
雖然程序較繁瑣,但在城市整體改造、區域再造方面具備長期價值與開發潛力。
項目 | 危老都更 | 傳統都更 |
法規依據 | 危老條例 | 都市更新條例 |
整合門檻 | 100%產權同意 | 60%、2/3以上即可推動 |
流程長度 | 約2~3年 | 5~10年以上 |
是否需公告 | 否 | 是 |
是否需都市更新單元劃定 | 否 | 是 |
適用對象 | 小基地、公寓、透天 | 大型社區或街廓整體開發 |
容積獎勵上限 | 1.3倍(依條件) | 須視審查條件核定 |
是否有稅賦減免 | 有明文規定 | 須視地方政府政策 |
專業建商推薦 : 廣昱建設
廣昱建設是一家專精於老屋改建與危老重建的在地建商,擁有豐富的「整合產權」、「模擬分配」、「設計提案」與「施工管理」實務經驗。與一般只會蓋大樓的營建商不同,名贊長期投入小基地整合,能處理高齡屋主溝通、樓層需求、法規限制等複雜問題,效率快、流程透明。
- 專案皆配合危老法規設計
- 協助搬遷安排與租金補助
- 自辦、自蓋、自售,品質可控
- 擁有完整後續售服與管委會建立經驗
從渴望園區到平鎮生活圈
廣昱建築深耕桃園渴望園區十餘年,打造多座經典獨棟別墅,從誠泰大院、寬HOUSE、大院山到大院舞,每一案皆展現對自然與建築比例的拿捏,強調「一墅一景、一座一壯闊」的理念,並注重留白設計與手作細節,累積出深厚的品牌信任感。近期推出的「廣昱謙禾」則將布局延伸至平鎮金陵路生活圈,為年輕首購與小家庭量身打造城市合院產品:
渴望園區系列:每案皆為低密度大基地設計,保留綠意、強調景觀與建築融合,例如誠泰大院主打1:5留白比例,大院山則以半山視野與雙院設計為亮點。
廣昱謙禾新作:23–34坪空中合院,三面採光,搭配BWT濾水、Grohe衛浴、Dormakaba電子鎖等國際建材,延續廣昱一貫的高質感選材與居住體驗。
整體而言,廣昱從山林別墅進化至都會精品宅,無論在建築配置、材料選用或生活機能的拿捏上,都展現出對居住者細膩的觀察與空間品味。
常見問答 Q&A
Q1 : 危老都更跟一般都更有什麼不同?哪個比較適合我家?
A1 : 危老都更 適合單棟建築、小基地、住戶戶數少且產權明確的老屋,例如透天厝或五層樓以下公寓;其特色是流程快、門檻低、獎勵明確。相對地,一般都更則是針對大片街廓、社區型重建,適合有公共空間整合或需完整區域開發者。選擇方式視基地大小、住戶溝通與資產規模而定。
Q2 : 都更流程10步驟是固定的嗎?每案都會照這樣走?
A2 : 都更流程10步驟是目前危老重建中最常見、實用的標準流程,從確認資格、住戶整合、申請計畫書,到建照核發、施工與交屋,完整涵蓋行政與實務面。雖然每案會因地點或產權狀況略有調整,但大致架構相同。透過這10步驟,可讓住戶清楚掌握時間表與責任分工,避免重建半途而廢。
Q3 : 容積獎勵怎麼算?可以直接拿滿1.3倍嗎?
A3 : 危老容積獎勵並非一送件就給滿1.3倍,而是根據條件加分,包括設電梯、耐震設計、綠建材、基地條件、申請時效等累積計算。每個加成通常為0.05~0.1倍,加總最多不得超過1.3倍。實際結果仍需由主管機關審查後核定,建議提案時預留彈性空間,以利設計與分配安排。
Q4 : 重建期間住哪裡?政府或建商會補助嗎?
A4 : 合建案通常會由建商提供搬遷補助(如2~5萬元)與租金補貼(每月1.5萬~2萬,最長24個月)。但若是住戶自辦,補助方式則需在合約中自行協議安排。部分案件也會協調臨時住所或合作套房出租方案,建議前期談判就將「補貼金額與條件」列入協議中,以免爭議。
Q5 : 完工後我能分回原來的樓層與坪數嗎?
A5 : 不一定。分配將依產權比例、樓層價值與容積規劃綜合評估。若建築總坪數有所增減或因公設、消防與結構設計調整,實際分回坪數或樓層可能不同於原住處。建議提前簽署詳細的分配協議書,明確列出各戶期望分配條件與補償方案,以保障自身權益。
總結
別再等房屋傾斜、管線破裂才行動!危老重建不是選項,而是對家人安全的「責任」。危老都更不只加速流程、容積獎勵豐厚,更是翻轉老屋命運的機會。透過「都更流程10步驟」,你可以在2~3年內讓老屋重生,從危樓變資產、從風險變價值!現在就啟動整合、聯絡顧問,請洽尋廣昱建設專業為您重建危老都更,一步步讓老屋變新樓、危機變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