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申請流程詳細解析!從建造執照是什麼到準備文件送件一次看懂

在蓋房子或買房子的過程中,常常會聽到建造執照這個名詞,但到底建造執照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說要先拿到它才能動工?其實,它就是房子能合法興建的起點,而取得的過程就是所謂的建造申請流程,這不僅是建商、建築師需要面對的步驟,對自建屋的地主或是想買預售屋的人來說,也一樣息息相關。了解建造執照的用途,以及整個申請流程的順序,可以幫助我們掌握房子從紙上設計到實際開工之間的重要環節。

 

目錄

  1. 建造執照是什麼?
  2. 建造執照相關法規與限制
  3. 建造執照與其他執照的比較
  4. 建造申請需要準備的文件
  5. 建造申請流程步驟解析
  6. 建造申請流程的時程與影響因素
  7. 建造執照與後續流程的銜接
  8. FAQ
  9. 總結

 

建造執照是什麼?

在談建造申請流程之前,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建造執照,很多人聽過這個名詞,卻不太清楚它的用途,以及它和其他執照之間的差別。

 

建造執照的定義與用途

建造執照是由主管機關核發的文件,簡單來說,它是一張准許你開始蓋房子的憑證,只要是新建、增建或改建,都需要先取得建造執照,才能合法動工,這份執照的存在,是為了確保建築物符合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以及安全規範,不是想蓋就能隨便蓋,對地主或自建者來說,建造執照就是房子合法存在的第一步;對購屋族來說,建商拿到建照,才代表建案可以進入施工階段。

 

建造執照與使用執照的差別

很多人常把建造執照和使用執照混為一談,但兩者其實完全不同,建造執照是准許蓋,也就是施工的起點;使用執照則是准許住,只有在房子完工並通過檢查之後,主管機關才會核發,換句話說,建造執照關乎能不能開工而使用執照則是確認建築物是否能被正式使用,如果只有建造執照卻沒有使用執照,就代表房子還不算完工合格,住進去可能會有法律上的問題。

 

 

建造執照相關法規與限制

除了知道建造執照是什麼以外,更重要的是理解它背後的法規限制,因為房子能不能蓋、能蓋多大,都受到法律規範的影響,這些規定直接決定了建造申請流程能否順利。

 

建蔽率與容積率的基本觀念

在申請建造執照之前,最常聽到的就是建蔽率與容積率,建蔽率指的是建築物在基地上所佔的面積比例而容積率則是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例,簡單來說,建蔽率決定了房子能蓋多寬,容積率則影響能蓋多高,如果規劃超過法規限制,就算設計圖再漂亮,也不可能通過審查。

 

建造執照與都市計畫、建築技術規則的關聯

建造執照並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必須符合都市計畫的規劃原則,像是土地使用分區、公共設施保留用地等,此外,《建築技術規則》也是審查的重要依據,內容涵蓋防火安全、採光通風、結構設計等,這些規定的目的,就是要確保房子蓋好後能安全使用,如果申請的設計圖不符合這些規範,主管機關就會退件,申請流程也會被拖延。

 

建造執照查詢系統

對購屋族來說,建造執照是建案是否能合法施工的基礎文件,除了確認建案是否已經取得建照,其實還能自行上網查詢,像是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和高雄等六都,都設有公開的建照查詢系統,輸入相關資料就能看到建案的狀態。

台北市建照查詢
新北市建照查詢
桃園市建照查詢
台中市建照查詢
台南市建照查詢
高雄市建照查詢

 

 

建造執照與其他執照的比較

在實務上,很多人會把不同的執照搞混,像是建造執照、使用執照、建築執照,常常傻傻分不清楚,但這些執照其實功能不一樣,如果分不清楚,很容易對房子合法性的理解產生誤會。

 

建造執照 vs 使用執照 vs 建築執照

建造執照是主管機關核准開工的文件,代表「可以開始蓋」使用執照則是房子蓋完後的「使用許可」,確認建築物經過檢查合格,才能合法入住,至於建築執照,它是一個更大的範疇,底下包含建造執照、雜項執照和拆除執照,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建造執照,簡單來說,建造執照是建築執照的一部分,而使用執照則是建案能不能交屋的重要憑證,搞懂這些差異,就能在面對建案或合約時,不會因為名詞混淆而掉入盲點。

 

項目建造執照使用執照建築執照
定義主管機關核准興建房屋的許可文件房屋完工後,確認可合法使用的憑證 建築許可證,包含建造、雜項、拆除等執照
用途准許建築物動工,開始施工核定建築物符合規範,可交屋或入住 作為整體建築行為的法律依據
申請時機在施工前在施工完成後視建築行為種類而定
主管機關角色審查設計圖、確認符合法規檢查建築品質與安全 綜合管理,依不同執照內容審查
與購屋族關係建照核發,代表建案能合法開工 使照核發,代表房子能合法交屋 辨別買的房子是否合法、程序是否完整

 

建造申請需要準備的文件

在進入實際流程前,第一步就是把文件準備齊全,這些資料會隨著案件性質有所不同,但大方向上都脫離不了設計圖、土地資料和必要的申請書,如果缺漏,很容易被退件或要求補件。

 

建築師設計圖與技師簽證文件

建造申請一定需要專業建築師繪製設計圖,並且附上技師的簽證文件,像是結構安全、設備設計等,這些文件能證明房子的設計符合建築安全與法規標準,是最核心的資料。

 

土地相關證明與分區使用限制

房子要蓋在哪塊土地上,必須先確認土地的分區性質與使用範圍,通常需要提供地籍圖、土地登記謄本、使用分區證明等文件,來說明這塊土地是否真的能蓋房子,如果土地用途不符,建照就不會核發。

 

其他必備附件與申請書

除了設計圖和土地資料外,還有一些必要的附件,例如建造執照申請書、起造人身分證明、鄰地或相關單位同意書等,不同縣市主管機關的要求可能會稍有差異,但只要是與公共安全或權益有關的文件,通常都會列入審查清單。

 

 

建造申請流程步驟解析

當所有文件都準備好後,就能正式進入建造申請流程,這是一個逐步審查的過程,通常會經歷送件、初審、補件、再審、核准發照,最後才能拿到建造執照。以下把流程拆開說明,讓整個脈絡更清楚。

 

準備申請書與相關文件

除了建造執照申請書,還需要建築師簽證的設計圖、技師簽證的結構與設備計算書、土地使用分區證明、地籍謄本、以及必要的同意書,不同縣市可能還會要求其他補充文件,如果在這一步準備不完整,後續幾乎一定會遇到退件或補件。

送件至主管機關並進入初審

資料齊全後,必須送到當地的主管機關(通常是縣市政府建管單位),初審的重點在於確認文件的完整性,以及設計圖是否大方向符合法規,例如:建蔽率和容積率是否超過、土地用途是否符合建築規劃,如果初審就卡住,流程會延誤很久。

補件與修正後的再審

大部分案件在初審時多少都會遇到需要補件的狀況,像是圖面標註不清、缺少某份技師簽證、或是資料格式不符,主管機關會發補正通知,要求在期限內補齊,這時候建築師或代辦人員需要依照規定修改,再重新送件。如果修改正確,就能進入再審。

 

審查通過與核准發照

在補件完成並通過再審後,主管機關會進一步確認建築設計是否完全符合法規標準,包括安全、消防、環保等各方面,一旦審查通過,就會核准並准予發照,這代表申請已經獲得正式同意,可以進入下一階段。

領取建造執照並進入施工階段

當核准通知下來,最後就是領取建造執照,有了這份文件,建築物才能合法開工,對地主或建商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只有拿到建照,工程才能正式展開,如果沒有建照就動工,會面臨罰款或強制停工的風險。

 

 

建造申請流程的時程與影響因素

很多人會好奇,建造申請流程到底要花多久時間?其實沒有一個完全固定的答案,因為審查速度會受到案件性質、圖面完整度,以及地方政府流程等因素影響。

 

一般案件的平均審查時間

以多數縣市來說,若文件齊全且設計沒有太大爭議,建造申請大約需要 1 到 2 個月時間,從送件到核准發照都有可能落在這個範圍,但如果遇到人力緊縮或案件量大,時間也可能再延長。

 

案件規模與複雜度的影響

小型住宅或單戶自建屋,通常審查時間較短;相對地,若是大型社區建案或商辦大樓,因涉及的結構安全、消防設備、環境影響評估等更多,審查就會花更長時間,有些案件甚至需要半年以上才能完成。

 

地方政府流程差異

不同縣市的規定也不盡相同,部分大城市的建管單位審查案件多,速度可能較慢;而一些中小型縣市,雖然案件量較少,但規定可能更細,需要額外的補件,這些差異都會影響整體申請時程。

 

 

建造執照與後續流程的銜接

拿到建造執照並不代表一切就結束了,這只是一個新的開始,建照核發後,才真正進入施工階段,之後還要銜接使用執照與其他相關流程,才能讓房子順利交屋或入住。

建照核發後的施工階段

有了建造執照,建商或地主才能合法動工,這階段會包括打地基、結構施工、內外裝修等,整個過程必須依照設計圖施工,如果中途有重大修改,還需要再送變更設計給主管機關審核。

 

建照與使用執照的連續性

建造執照讓房子能夠開工,但要正式使用,還需要取得使用執照,施工完成後,主管機關會派員檢查房子的安全性、消防設施、公共空間規劃等,只有通過檢查並核發使用執照,房子才算真正合格。

 

建造執照的有效期限與展延

建造執照通常會設定期限,如果在期限內沒有開工,執照就會失效,一般多為三年,各地規定略有不同,近年因為營造人力不足、房市買氣趨緩,加上資金調度不順,許多建案難以在期限內順利推進,為了避免建照過期後必須重新申請、甚至導致開發停擺,已有多個縣市陸續公告,允許建照期限展延。這樣的政策,等於是給建商和地主多一些空間,可以調整工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縣市公佈時間可延長建築期限之建照及雜項執照其取得時間延長時間
基隆市2024/6/272021/1/1~2024/12/311 年
台北市2025/8/132022/1/1~2025/12/312 年
桃園市2025/6/202023/1/1~2025/12/312 年
新竹市2025/8/112024/1/1~2025/12/31,或已申報開工至 2025/12/31 建照仍為有效者2 年
苗栗縣2025/7/242024/1/1~2025/12/31,或已申報開工至 2025/12/31 建照仍為有效者1 年
台中市2025/5/252023/1/1~2025/12/312 年
彰化縣2025/6/102024/1/1~2025/12/31,或已申報開工至 2025/12/31 建照仍為有效者2 年
南投縣2025/3/202023/1/1~2025/12/312 年
嘉義縣2024/7/292024/1/1~2024/12/31,或已申報開工至 2024/12/31 建照仍為有效者1 年
嘉義市2024/12/162024/1/1~2024/12/31,或已申報開工至 2024 年建照仍為有效者1 年
高雄市2024/4/122024/4/12~2024/12/312 年
屏東縣2024/5/272024 年核發之建照或自公告日起至 2024/12/31 建照仍有效者1 年
花蓮縣2025/4/172025/1/1~2025/12/31,且已申報開工、仍在有效竣工期限者2 年
澎湖縣2025/6/262023/1/1~2025/12/312 年

 

FAQ

 

 

建造申請流程大約需要多久時間?

一般住宅類的案件,如果文件齊全,通常一到兩個月就能完成。但大型建案因為涉及更多安全與設備審查,時間可能拉長到半年甚至更久。

 

建造執照是什麼?

建造執照就是主管機關核發的「施工許可」,沒有它就不能合法動工。申請建照的目的,是確認房子的設計符合法規,讓整個建案能有合法的起點。

 

建造執照和建築執照是一樣的嗎?

不是。建築執照是一個大範圍的名詞,裡面包含建造執照、雜項執照和拆除執照。建造執照只是其中一種,專門針對新建或增建工程。

 

建造執照到期後還能延展嗎?

可以。建造執照通常有年限,如果因為各種原因來不及施工,可以向主管機關提出展延申請。只要理由合理,多數情況下會准許。

 

如果沒有建造執照就施工,會面臨什麼後果?

最常見的就是被勒令停工,還可能被罰款,嚴重的話甚至必須拆除已經施工的部分。對地主和建商來說,這樣的損失非常大,所以一定要先拿到建照再動工。

 

總結

從建造執照是什麼到建造申請流程的完整說明,可以看出這不只是一張紙,而是房子能不能合法存在的關鍵,對自建者來說,理解流程能避免在施工前一頭霧水;對購屋族而言,確認建案是否有建照,則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方式,對蓋房子或建案細節感興趣,想找值得信賴的團隊合作,廣昱建設專業且注重品質,讓複雜的程序變得更有條理,也能安心踏出第一步。

 

了解更多